亚洲聚合物生产概况
亚洲聚合物生产概况
亚洲经济己从1997年下半年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逐步复苏,一些全球性的聚合物企业发现,该地区的经营运作情况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必须重新考虑制订正确的经营策略。为此,一些公司采取了业务重组、调整和兼并策略,以改善经营,节能增效,达到提高在亚洲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近几年,道化学和联碳、埃克森-美孚、BP和阿莫科所进行的合并最引人注目。在PE方面,道化学和联碳两公司的合并创建PE合资企业,设计年生产能力达700万吨,在全球居首位。埃克森公司和美孚两公司合并后,PE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年,居第2位。Equistar公司拥有近300万吨的PE年生产能力,居世界第3位。此外,蒙特尔公司和巴斯夫公司新组建的合资企业Proj ect Nicole的PE生产能力达265万吨;波利阿力斯公司的PE生产能力超过了150万吨/年。
在PP方面,蒙特尔公司是生产巨头,早先拥有39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去年和巴斯夫公司组建Project Nicole合资企业后,其PP生产能力提高到了570万吨/年,居全球首位。BP阿莫科公司的PP生产能力为154万吨,居世界第2位。然后是菲纳公司(生产能力144万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142万吨)。
在PS方面,道化学公司的年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居全球首位;巴斯夫的生产能力为136万吨,居第二位;诺瓦公司收购亨茨曼公司的业务后其PS生产能力跃居第三位;旭化成和三菱化学业务合并后,其PS生产能力居第四位。
尽管上述这些世界级公司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前期大多有推迟在亚洲加强业务的打算,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在亚洲的发展计划。据估计,在2000-2005年期间,他们仍将是亚洲聚合物行业的投资大户。
据美国市场调查公司麦肯锡公司统计,亚洲PE总生产能力与西欧和美国的生产能力相接近,但PP总生产能力则超过西欧和美国的生产能力。
麦肯锡公司指出,亚洲聚合物生产厂家可通过改进生产、提高经营效率、降低能耗和管理费用等办法使目前的生产成本降低5%-15%。通过改进采购将使目前主要原材料费用减少2%~5%,这样亚洲聚合物的经营将大大改善,亏损厂家可转为盈利。
例如:韩国PP工业通过采取业务重组措施,使其1999年的税前总收益提高到了3亿美元。日本PP工业经过重组,1999年的PP税前收益达2.2亿美元。在PP工业重组中,日本关停了9套经济效益差的生产装置,扩建了10套装置,增加生产能力共33万吨/年,PP开工率由84%提高到了94%,年节约费用1.25亿美元。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上一篇:消费者需求与包装标准化上
- 下一篇:我省高校机械材料等专业将扩招